关于汽车人转型,“正能量”故事看腻了,今天来一篇“负能量”的

Slight
2022-01-02
来源:
不勉强自己去做看似被绝大多数都认可的事,接受自己的能力边界,明确自己的生活底线,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今年春节比往年都早些,辛苦一年的职场人在农历新年前最大的盼望之一就是一笔丰厚的年终奖了。
对很多人来说,年终奖就像是条缎带,丝滑艳丽,裹在名为“2021年工作成果”的盒子上,不论盒子里是硕果还是鸡毛,只要最后能充满仪式感地打上蝴蝶结,拿完年终奖,这一年才算正式画下了句号。
拿完年终,人心思动。
2021年的“句号”已经悬在即将落下的笔尖,属于2022年的新篇章该在哪里开启,又该如何写就,成为了摆在台面上的问题。
“做生不如做熟”,还是“挥别旧的,整装再出发”,是所有职场人在每个年尾都逃不过的灵魂拷问。
只是今年,对于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场灵魂大考早在年头就开始了。
观察
【跨界的新企业】
2014年~2018年新势力造车潮之后,以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为主导的新一轮造车运动在2021年伊始汹涌来袭。
跨界大佬手握重金,心里门清,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要想在智能网联汽车的逐鹿中拔得头筹,人才是根本资金是基石,用钱抢人才追时间,是最合算的买卖。
2021年,特斯拉中国在官博上宣布将在中国设立设计研发中心。随后释放出近100个工师岗位,涵盖了车辆软件、硬件、材料和测试等多个职位。
3月,百度携手吉利完成“集度汽车有限公司”注册并开启招聘工作。CEO夏一平表示,集度汽车核心团队将从100人扩充到2500-3000人。
4月上海车展,华为发布最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持续不断扩充车BU部门组织架构,对外招兵买马。
同月,理想汽车入住上海嘉定,预计招募2000人从事智能电动车前沿开发工作。
2个月之后,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同样在上海嘉定成立了数十人的研发团队。
12月,从宣布造车到完成工商注册不过6个月时间的小米汽车宣布已组建了超过500人的技术团队。
还有更多新人不断进入,自由家、轻橙时代、宾理盒子汽车、赛里斯AITO、阿维塔,粗略一算2021年就有10个新造车品牌脚掌贴脚跟地发布,还有更多手机或家电品牌在造车的大门口展望,只差官宣了。
【井喷的新机会】
四处出击的狂热资本,蜂拥而至的各路人马,眼花缭乱的虚位以待,这场抢人大战像老房子着火,呼啦啦一路从年头烧到年尾,也燃进了汽车从业者的心里。
而这些新成立的研发中心在选址落地上的决策,就更有意思。
理想汽车研发中心,位于嘉定安亭地区于田大厦,这栋楼之前租用给了上汽大众前瞻与智能驾驶研发团队作为办公地,和上汽大众本部所在地相距不过一公里,距离上汽乘用车研发中心和零束软件公司也只有不到10分钟车程。
理想老板想发布的那条招募微博,当天就在嘉定汽车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疯传开来。大家戏称“这是金牌花匠带着铁锹来松土的节奏,哦,铁锹看起来还是黄金做的。”
紧接着,小马智行不声不响地和理想汽车做了上下楼的邻居,颇有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小米汽车成立尚不足周岁,其上海研发中心,也计划在2022年从现在的上海徐汇小米总部搬迁到浦东金桥路。
而同在金桥路的,还有华为上海研究所距离金桥路8公里的龙东大道,则是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所在地。
入局汽车的新企业纷纷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设立于原本的汽车产业聚集地,除了产业聚集地本身拥有成熟的服务和完备的产业链,互联网和科技公司能够以最快速度获得配套产品和服务这一原因外,另一原因不言而喻,那就是人。
【人才流动加速】
这场由互联网和科技企业发起的人才追逐战,有着不成文但心知肚明的筛选原则。
第一梯队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已经站稳脚跟的新势力车企,以及提供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
第二梯队是转型意识突出的传统车企和由传统车企另起炉灶,剑指智能网联汽车赛道,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独立新品牌。
第三梯队是目前尚未明显在智能网联汽车方向上发力的传统车企,以及生产硬件为主的供应商。
再往下就是处于求生阶段,即没能讲好故事融到足够多的钱,量产车型也基本处于“产销两低”状态的新造车企业。
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例子,一位朋友在两三年时间内,完成了从合资企业A→合资企业B→新势力A→自主车企新品牌→新势力B→科技公司的N级跳,其个人对行业变化的敏感度之高行动速度之快节奏踏点之准,让人瞠目又佩服。
仅看单个案例或许带有偶然性,但想来这一年以来,很多汽车产业的从业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邮箱三天两头收到“告别信”,微信里三五不时地接到“散伙饭”邀约,上下班的通勤车变得空空荡荡,办公楼对面高架停车场不再需要抢占车位,和办公室上座率逐渐降低的相反的是,新同事前来打招呼认人的频次逐渐升高。
属于第一第二梯队的部分公司,其研发、生产和质保条线的人员流失率从年头的40%一路攀升至60%,并且没有任何刹停迹象。
哪怕神经再大条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动荡,是贯穿2020整年的职场关键词。
【群体无意识和羊群效应】
长期关注行业发展,敏感度极高的行业观察者和拥趸者众的自媒体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令人侧目的现象,有关汽车人才职业发展和转型的分析层出不穷。
这些拥有极高阅读量的文章执笔者,大部分来自于业内。准确来说,是已经处于第一梯队,在风口浪尖风生水起志得意满的从业者。
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描绘这样一副画面——锐意进取的汽车从业者,经过不懈努力完成华丽转身,在民主自由、开放平等、没有办公室政治只有技术至上的极客氛围中,以奋斗为底色、以产品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最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财富自由,走向人生巅峰。
感受鲜明的周遭环境,极富感染力的文字,再搭配上网络疯传的科技公司offer截图,像无人可抵御的组合重拳,直接把身处二三梯队,尤其是负责传统零件研发的从业者的职业焦虑拉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
一时间,上至管理层,下至打工人都怀揣着日暮途穷的心态陷入羊群效应,争先恐后朝一个方向发足狂奔。
二三四梯队的想要挤进第一梯队,已经在第一梯队的也同样左顾右盼,评估着伸向自己的众多橄榄枝里是否有更上一层楼的可能,所有人都在这山望着那山高。
仔细看这些推文,几乎毫无例外用夸张标题、明确断言和强烈感叹的文字宣扬“传统车企和传统零件已是昨日黄花”,把“过时落后和一无是处”藏在了字里行间。
中心思想也相当同质单一简单极端——凡是新能源、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数字化扯不上关系的职位和专业都是因循守旧的,凡是没有想着往新势力车企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发展的职场人都是固步自封的,不管是人还是物还是公司,都是毫无发展毫无希望的,都是要被淘汰的。
好像1+1=2,是标准答案,是理所当然,一锤定音,无可辩驳。
诚然,高薪、期权、股份,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通货,理念、文化、发展,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软诱惑,很容易引起从业者的激情认同和艳羡向往。
但怎么说呢,当你看到一个人沐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那他身后一定会有阴影。
这条长而细窄的阴影,大概率不会出现在激情四射斗志昂扬的推文里,但或许这才是戳破职场乌托邦的那根尖针,是从业者进行职业规划和生活选择的关键因素。

记录

【别人的故事】
为什么会产生改变的想法?
要不要把想法付诸行动?
如何看待改变后的得失?
或者更为细分精准问题,诸如
我现在管的这摊子事还有前途和“钱”途吗?
我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经是跟不上趟的“淘汰货”了吗?
我应该继续研究现有技术和零件还是应该即刻谋求转型?
现在的公司有发展吗?能给我进一步发展空间吗?
我是应该走专家路线?还是往管理层发展?
我的专业和工作经验在外面有市场吗?
离开大公司的平台,我能得到什么层次的待遇和职位?
比我晚进公司的同事通过跳槽得到了更好的薪酬和职位,我也可以吗?
类似的问题在整个2021年被反复提及,反复讨论,大家都在试图寻找一个满分答案。
然而我们都知道,选择和生活都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真要细究,大概率也只能获得“本题答案 略”。
这个“略”字就非常得有灵性。
“略”字拆开来看,四个“口”和一个“各”,像不像一句“别人的建议再多,人生都还是各自在过”?
不要盲目相信他人选择的正确性,也不要盲目迷信他人描绘的美好图景。
听别人的故事,看别人的选择,找自己的答案,或许是个不错的途径。
朋友A,工龄3年,传统车企样板车间技术员,转型至新势力车企从事自动驾驶传感器工程师一职后,非常庆幸自己坚决地做了转型和跳槽的决定,能在快节奏的工作中不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他的原话是“我很后悔没有早点出来看看,现在即便是疯狂加班也因为有所收获而不怎么在意工作时长,甚至会乐在其中。”
朋友B,工龄18年,跳槽过两家合资车企,以38岁“高龄”去了科技基因出身的车企从事硬件研发,按他的讲法“转型不太现实,不断学习进步,至少别在传统车企等‘船’沉吧。”
朋友C,工龄8年,以传统零件工程师的角色从完全“躺着数钱”的某豪华一线车企转向新势力车企。入职半年后,寻到机会脱离零件工程师角色,转型成为产品经理。按他的话讲“零件开发会越做越窄,跳出零件范畴,打开全局视角才更有赢面,将来选择面也更广。”
朋友D,高学历海归入职某新势力,拿着高薪和期权做智能座舱开发,一年后公司走了弯路差点关门歇业,在公司不断的“优化政策”中,他主动选择出国再深造,回来后发现当初一起进公司的小伙伴即便谈不上财富自由,也是吃穿不愁了,虽不至于追悔莫及,但每每提及,还是觉得可惜;
朋友E,工龄11年,从供应商跳到传统车企,性格求稳,原本打算背靠大树安稳到退休,没想到生了二孩压力陡增,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一样不缺,只能出去拼一把,看在股票份上熬一熬;
朋友F,工龄15年,从零部件厂跳槽到传统车企做新能源三电研发工作,对臃肿的组织机构,重复低效的汇报流程和文本工作感觉厌烦,转头入了电动三强之一。深恶痛绝的工作痛点被解决了,但随之而来的是超时工作无法照顾家庭次生影响。
朋友G,工龄4年,传统车企硬件工程师,选择了内部转岗而非跳槽至新势力车企,他的理论是“年收入涨幅50%又如何,别说是郊区厕所,连车位也买不起,生活改善程度有限,付出的时间精力却是实实在在的”;
朋友H,工龄5年,传统车企硬件工程师,经常被我开玩笑说,就他这个堪比996的加班劲头,还不如真加入到内卷里去,至少加班费可观……但小伙伴经过一年反复考虑后,还是没选择跳槽,他自觉可以接受“弹性的可自主的无薪加班”,但对“半强制的内卷型加班”坚决反对;
朋友I,工龄3年,在传统车企内部从硬件岗转岗至传感器融合部门不到一年,迫于结婚购房压力,综合考虑了风险和稳定性后,选择了另一家传统车企的自动驾驶部门,虽然没有股票期权,但好歹不用为房东打工,开启了新生活。
朋友J,工龄2年不到,从传统车企跨界去了纯互联网企业,体验了正儿八经的996福报和大小周,工作日21点下班被领导视为“不上进的异类”,毅然回到了大集团内,安稳度日。
朋友K,工龄9年不到,一家豪华二线车企产品经理,被高薪和期权吸引跳槽到某新势力车企,半年不到后以外援身份重新回到该豪华二线车企,问及原因,只得到摇着头自嘲一句“当初昏了头,出去才知道水土不服”;
朋友L,工龄7年,在某豪华二线车企担任产品协调一职,跳槽到某新势力车企,由于工作和通勤时长占据了几乎所有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在身心俱疲地工作三个月后重新选择了一家合资车企;
……这样那样的人和事,挨个排队恐怕26个字母都装不下。
和他们交谈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不同境遇、不同生活造就了不同的人,即使面对相同问题,每个人基于不同考量不同倾向,都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
李雪琴说:“过来人的答案,不一定是标准答案,但过来人的答案,一定可以带你找到你的答案。”
深以为然。
如果你刚好站在十字路口,随缘读到了这篇文章,而我分享的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经历,思考和选择,又刚好能让你产生共鸣、带来参考和哪怕一丁点儿新想法,那这篇文章就完成了它的使命。
思考
豪言壮语容易让人激情万丈,热血上头,但这种亢奋的状态无法长久保持,我们需要的是用理性的思想,认真的态度和平和的情绪来梳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从行业、企业和职业多维度对自己综合情况做一次精准如手术刀般的解构剖析,拆析的过程可能比选择更重要。
【新势力or传统车企?不要站队,要淘金】
从业者,尤其在传统车企的从业者,在考虑"动一动"时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到底要不要去新势力?”
个人觉得这里面有个很大误解。
说起新势力,第一反应就是“蔚小理”。这三家企业均已上市,拥有极富辨识度的品牌形象,更在年尾完成了交付过万的亮眼成绩单,在新势力造车头部站稳了脚跟。
但新势力远不止“蔚小理”。把视线拉高拉远,谁还记得那张长长的新品牌LOGO清单上的诸多企业,如今大部分都走向了全红蝉跳水——毫无水花的境地,还不时传出减薪、停产、裁员的消息。风光无限的发布会后直接落地成盒的也不在少数。就算是如今跻身电动三强的蔚来,当年声势浩大的合作品牌广汽蔚来和长安蔚来,也早在无人关注角落默默更名换姓了。
对于从业者来说,首先要清楚意识到,社交媒体针对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全方位对标仍有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看起来都在造车,都在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和创新,但从短期甚至是很长一段时间来看,两者肩负的责任和着眼的目标或许是完全不同的。
新势力要做的是do right thing, 传统车企要做的是 do thing right。
对于新势力车企来说,不管说再怎么天花乱坠、花好稻好,不争的事实是依靠目前的产销规模带来的现金流并不能完全支撑日常运营和研发工作,即使是国产电动三强也不能例外。
巨额的资金需求,依旧需要依靠包括融资在内的外部输血手段,这也就意味着新势力车企的容错率很低,试错成本很高。
产品规划、需求定义、功能研发、用户运维、产能效率、供应链保障、零件议价甚至是讲故事的水平和创始人的言论风评,每一步都要踏准,否则很容易失去公众的青睐和资本的支持,一蹶不振。
和新势力车企相比,传统车企的产品迭代速度有明显差距,尤其在OTA和自动驾驶系统相关领域更是追赶得十分狼狈和痛苦,但传统车企的产能、销量和市场占比,每一项都是家底丰厚,庞大的燃油车市场基本盘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不仅能够支撑公司在新技术上的发展,不少合资公司每年还能上缴客观的利润额给集团用来反哺给旗下自主品牌。
如果传统车企坚持do thing right,不作妖,不自伤,不作死,不出格,用经年积累下的“空间”来弥补发展和转型速度上的不足,谁又能说现在的“落后者”不能后来居上呢?
新势力用速度抢市场,传统车企用空间换时间。
两者都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了合适的路,基因不同,路径不同,但双方终究会抵达攻击停止线
就好像当年气势如虹,恨不能把线下实体给整个鲸吞掉的电子商务,最后也没有东风压倒西风,线下shopping mall一个接一个,双十一双十二如火如荼,两者各自发展,握手言和。
回过头看汽车行业,随着电池技术、智能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发展,车辆硬件不断堆积、EE架构逐步一致、AI算法无限同、用户运维理念类似,不论带着何种基因,仅将车辆看作商品的话,大概率无法避免同质化。
智能网联汽车赛道的终点,不太可能是赢家通吃,一家独大的零和游戏,更可能的是一个被不断深入挖掘又不断横向扩张的格局,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可以在这个格局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新势力车企和传统车企,真的没有谁比谁高级谁比谁正确,盲目站队拜高踩低,大可不必。
对于从业者来说,应该跳脱出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泾渭线,淘金到适合自己的好公司才是正理。
【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重视利益一致人的想法】
很多人在进行职业规划和再选择的时候,会找公司同事、业内同行和已经离开的前同事交流看法,因为他们最了解自己工作情况,公司动态和行业动向。
惯常思路是,建议越多,就越能够帮助从业者开拓新角度探索新方向。
而事实上,“头脑风暴”的质量和数量往往成反比,建议数量越多,结论就会越零散,甚至出现完全相悖的建议。
这或许是因为提供建议的人他们立场不同,本身存在认知偏差。
比如制造部小伙伴会说:“现在吃香的都是软件相关,管零件的还好,生产制造这种后端工种基本是底层的底层,现在机械专业的大学生,985,211一毕业就失业,想转型也来不及了,只能等着被淘汰,你趁着还有转型的机会,赶紧走吧,还犹豫什么。”
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问题上越俎代庖,投射了过多自己的内心诉求。
比如,“现在外面哪里不卷?反正都要卷,还不如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公司上市股价飞天,财富自由了的话,找个供应商做个小领导混混日子么也差不多了。”
或者,“哪怕先离开上海去外地新势力‘阳澄湖’洗一洗,涨一波流水,到时候回来找工作,不管怎么样,基数高了呀,总好过老死在这里等阳光普照,阳光普照要过多久才能涨到外面的水平啊。”
以及,“先挨过年终,说不定公司行情不好,拿完年终奖,紧接着就是‘炒鱿鱼大礼包’,林林总总加起来好歹几十万呢,现在跑了不合算,也不差耗这点时间了。”
如果有些人对重大抉择抱有谨慎的态度,那么他们的建议很可能偏保守:“新势力还是不太稳定,都是虚假繁荣,哪天垮了也是分分钟的事,国企再怎么说也是集团军作战,虽然转型慢,但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或者“还是要看下家给多少钱吧,股票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不太信,谁知道结果怎么样,还是落袋为安‘拉现钞’来的实惠,要么把股票稀释到现金里还差不多。”
以及“你看互联网那些大厂,之前多热闹多有钱,今年说裁员就裁员、说优化就优化。挣得多当然好,但也要考虑裁员风险吧,先能安稳活下来。”
或许,还会遇到一些谙熟企业潜规则的“老江湖”,接受到的建议往往裹挟着八卦抱怨和吐槽的意味。
“早就可以跑啦,趁年轻去外面闯一闯,总好过在公司里和老油条们来回掰扯流程,汇报一遍改一遍PPT,把自己活成了乙方,一天天浪费自己时间。”
“你直属领导也是刚升没多久,你也不在领导核心圈里,要做到管理岗挺难的,办公室里谁知道谁和谁是抱团的呢?”
“我和你说,在国企,要么自己技术牛,走专家路线,要么走党政路线,多汇报多露脸多刷存在感,闷头干活当螺丝钉谁能看见你,到头来啥也捞不到。”
要从这些建议和咨询里辨识出哪些建议是杂音哪些是负面言论哪些听起来刺耳却有建设性哪些是盲目爱护哪些是无意义吹捧,将庞杂的信息归类、筛选、最终收敛成有用的输出是非常困难的,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来自同事、同行的建议就像是硬币的A面,是不完善不全面的。
他们只是依据你的工作风格、专业水平和性格特征解答了有关“职业规划”的问题,说到底你最后怎么选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他们而言毫无影响。
真正会受到个人选择影响的,是个人所属的家庭,这才是硬币的B面。
换句话说,家庭才是和个人绑定程度最深,能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着共同利益的一致行动人。
公司的式微或崛起、车型的停产或大卖,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背后鲜活的个体以及个体背后的家庭却鲜有人过问。
如此重要且必不可少的角色,却在众多职业转型的推文里缺失了。
我们能在推文里看到个人的焦虑纠结、思考决策、切实行动和结果反思,但却无法得知主人公职业状态职业规划的变化究竟他们背后的家庭产生了何种影响。
对于家庭,父母、爱人和子女造成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如果是负面的,那影响程度是否可以被接受?或者,由具体哪位家庭成员来承担负面影响?如何降低负面影响?有没有可能将负面影响尽可能地降低?
我想,这些问题理应被纳入考量范畴,而不是忽略、被抛掷于脑后。
如果将家庭因素考虑进去的话,那么初看起来对个人来说很有吸引力的首选,可能就变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朋友M和N,两人工龄相仿,都有海外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相当,家庭情况也类似,一个是娃刚出生,一个是二宝刚出生,大宝刚上幼儿园。在原公司没有晋升机会的情况下,不约而同选择了一家刚成立不久但被业内普遍看好的主机厂,应聘工程师岗位,新公司承诺组织机构搭建完成后给予经理岗的待遇。
但从职业发展角度而言,这个机会是很不错的。唯一问题是,这家主机厂在距离上海5-6小时车程的地方。
异地工作,对于个人的影响主要是有额外生活支出,比如房租、日常生活等,加上这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至少可以保证每周往返一次,倒也不至于太脱离家庭。因此,两人都选择了去新公司谋求更好的发展。
半年后,其中一人决定回上海入职了一家由传统车企内部孵化而成的“小号”公司,薪酬和职位几乎没有大幅提升,但好处是有充裕时间学习积累,自我成长,也能够有时间照顾家庭,承担丈夫、父亲和儿子的责任和义务。
与此相对地,另一位朋友则在异地公司也得偿所愿,并开始筹划家搬迁的可能。
每个人在对自身职业做规划的时候都应该想清楚自己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最终服务的对象是谁?
年幼的孩子是不是高需求宝宝?
爱人能不能支撑和照顾家庭日常?
自己缺席孩子的成长会不会觉得遗憾和愧疚?
日渐高龄的父母身体是否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维持基本健康?
遭遇突发事件,有没有“外援”可以提供帮助?
如何处理自己和家庭之间除了柴米油盐之外的情感依恋问题?
这些来自生活的鸡零狗碎看起来和职业发展没有半毛钱关系,却实打实地影响着生活幸福感。
即使公司和家庭处在同一城市,也会出于各种原因而顾此失彼。
横跨整个城市的通勤让人疲上加惫,选择在公司附近租房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又带来和异地工作类似的问题。
在我身边,就有不少人出于各种各样的考量,最终选择放弃了条件优渥的offer邀约。
那位回上海的朋友给我看他宝宝在地上满地乱爬的视频,快乐和满足会从弯弯眼睛和上翘嘴角里流露出来,谈及放弃晋升机会,也没有多少遗憾,更多的是释然和平和。
对机会的承接能力不同,对机会带来的次生影响接受能力不同,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不同,多方交叉作用,会演化为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行业发展飞轮下,谁都不想落后于人,这和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无关。
想要更快地迭代新功能,更快地交付新车型、把历经几代汽车人论证完善的造车周期压缩到再也挤不出水分,除了利用各类高效研发软件、提高虚拟开发占比、删减臃肿的组织机构,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外,除了大力出奇迹外,别无他法。
以往只有在突发的,比如断料问题,量产停线问题出现时才需要成立的攻坚小组模式已经蔓延到了前期开发环节,面对相同的交付物,等额的工作量,交付期限一再压缩的要求,好像也只有华山天堑一条路——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
有篇阅读量破百万的推文里有这样的描述:某位车企创始人说,公司并不鼓励加班,希望员工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有时间带着家人出去玩。而就在同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用很大篇幅描述了若干个员工如何在超高强度工作和日益逼近的量产节点前,顶住压力打磨产品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励志故事,并且在文章末尾,用比肩特斯拉的库存周期来为公司和产品的敏捷迅速标注了多一个成功的注脚。
整篇文章语言平和,记录详实,有种静水流深,让人不由自主被吸引,想要继续读下去的感觉,但只有真正做过车型、负责过零件、实操过项目的人,才能一眼看到波澜不惊,娓娓道来的故事背后是海量时间和惊人精力的付出,而这一切恐怕和创始人的希望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有人历经几番波折,愤而总结了“要内卷的前提是要有人分担,要生活的前提是家里有钱”这句话,并从此视为真理。
乍一听,这话有种一刀切的粗暴感,正确与否有待验证,转头看见一位追“芯”人用一张密密麻麻布满航线图的中国地图作为个人年终总结,又觉得这话似乎也不无道理。
毕竟,工作和生活,甘蔗没有两头甜。
顾好工作,发展事业的前提是先把自己和生活都顾好。
不被淘汰很美好,但却是个伪命题】
今年听到最多的担忧是:看不懂趋势,码不了代码,挤不进赛道,被时代淘汰。
谁都不希望被时代潮流甩在身后,但被时代潮流抛弃,是大多数人的结局。
这么说或许不好听,但事实就是如此。
回看汽车产业,两三年前各大主机厂还在研究如何尽可能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盯着国五国六标准加装颗粒捕捉器新能源风口就忽地吹了起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还没争出个高低,里程焦虑还没彻底解决,智能驾驶辅助就呼啸而来单车智能还处在堆算力累芯片的阶段,感知算法还没掰扯清楚,智能座舱就裹着一堆APP冲了进来,几乎同时,车路协同和5G概念就铺天盖地了。
在风口切换像PPT切换一样迅速的今天,个人想在其中赶海逐浪、永立潮头的难度可想而知。
职业转型就可以避免被淘汰?或许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最多也只是延缓被淘汰的速度和时间。
不管你是否承认,个体终会老去,但年轻永存。
认清“不被淘汰”或许只是镜花水月后,再让我们重新考虑“坚定转型or深耕细作”该怎么选?
我的答案是性格决定命运。
这真是一句老掉牙的话,但正是因为它的正确,才被人反复提及以至于变成了老生常谈。
就好像在云霄飞车急速下坠的霎那,有人享受身体腾空跃起的失重感而放声大笑,有人只能死拽着安全把手尖叫到面目扭曲。
你喜欢稳定的,每一步都是可预见的,在计划内的工作,还是无序的,充满不确定性,每一步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划、探索和明确的工作?
曾经有朋友神采飞扬地和我说,自己有直接定点供应商的权限,而这在需要通过层层流转审批同样话术给不同等级的领导解释十七八遍才能得到一个最终确认签字的传统车企是不可想象的。她真是爱惨了这种迅速决策不拖泥带水的爽利感。即使现在追芯追到满头包,仍对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的明天充满期待。
也有朋友习惯条分缕析地把工作拆解成各个小项,对照待完成清单按部就班,有序地完成工作。完全掌控节奏的工作四平八稳,分毫不差,让她有种强迫症被治愈的满足感。
自己适合怎么样的工作风格,答案只有自己知道。
或许有人对这点存在着诸如“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的疑问,或许我的故事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作为一个负责基础硬件研发超过10年的工程师,大约在2021年产生跳槽的想法。
跳槽想法的动力源主要来自于“缺乏对工作认同感”。
出于“是工作就应该要做好”的本分思想,工作产出都可以维持在一定水准之上,但“完成工作”和“认同工作”是完全不同的,认真完成工作是出于责任义务和性格,对工作是否认同则出于本心。
当我意识到自己对于现在的工作内容并不认同时,外在和内在就产生了巨大的撕裂感。
我曾经试图通过不同认知角度去分析和缝合这种裂缝,重新定义工作内容的产出和意义,然后得出了确切结论——现在的工作内容确实不是我想要的。
当时自己还不知道想要做什么,但不想做什么,已经很明确了。
接着我开始尝试寻找新机会,感谢周围熟悉的或是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他们给我牵线了很多不同类型公司的面试机会。
前同事口中“领用一台工作站好像是领用一只铅笔一样简单,再也不用体验‘砍柴人’自己层层报批只为得到一柄趁手的‘砍柴刀’的魔幻了”的工作环境和风格,对我的吸引力真的很大;
涨幅超过50%的年薪,5年分批兑现的股票或期权,这些抓在手里的真金白银和存于未来的真金白银,对我的吸引力更是翻倍。
然而,每次和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伙伴和专业面试官聊完,我都对自己想要做什么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我当然可以选择“试一试”。试一试全新的工作内容和全新的工作环境,甚至已经准备接受“试一试”的邀请,但最终没下得去手的原因在于,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认为“试一试”的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就像有人躺下5分钟睡着,有人睁眼等天亮,意志力、集中度、积极性,这些都是个人“出厂设置”,不会因为思想上的“不甘心”和“特别想”就多了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抵说的就是这么个情况。
就算因为一时冲动的想法改变了行为模式,那也大概率是个突出常规的“点”,突兀地戳在人生曲线外,不能被连结成线或面,终归会“拨乱反正”。
记得小米官方授权的《一往无前》里有这样一段描述,大意是说有机会从事自己全身心热爱的那种工作是极为罕见的幸运。真正热爱的工作长啥样,大概就是能让人一头扎进去废寝忘食根本不想别的觉得吃饭睡觉都是耽误时间至于金钱回报也不太在乎的状态。
可能就是因为极为罕见,所以才被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但于我而言,工作究竟只是一种谋生工具,是用劳动换取生活索取物资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又一个平淡的循环。
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熟练,从熟练到厌倦,厌倦过后带来反思和试图改变的心,然后再开始另一个循环。
既然我是在这个循环里不断奔跑且不能跳出循环的仓鼠,倒不如努力在周而复始里找点“乐子”。
是的,在工作里“找乐子”并且“找到乐子”,可比真金白银更难得。
我找到的“乐子”在于,从更前期,更宏观和宽泛的角度去看汽车行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成为一个观众,为舞台上那些努力摘取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皇冠上闪耀钻石的人努力鼓掌,拍手叫好。
不勉强自己去做看似被绝大多数都认可的事,接受自己的能力边界,明确自己的生活底线,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说到底,努力转换职业赛道,完成基础积累后,风水轮流转到“被淘汰”的区间。
继续在传统零件或某个细分领域挖掘,深耕细作,未必不能焕发第二春。
再者,在“软件定义汽车”言论大行其道的当下,大家往往淡化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属性。好念经的外来和尚对传统硬件零件不屑一顾,“三人成虎”的言论势头凶猛,连带着传统零件工程师自己也妄自菲薄了起来。
作为车辆达成其交通工具属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更愿意称这些零件为“基础零件”而非“传统零件”。
基础,墙下之夯土,立柱之基石之意,是一切的起点和原点,即使是软件算法,也不可能突破传感器和芯片算力的硬件天花板。
而且,这里存在又一个误区——认为基础零件和新四化无关。
其实不然。
来自身边的实例,一家制造车用基础零件的供应商,凭借多年与不同背景主机厂合作积累的知识经验,照样把基础零件玩出了花儿。虚拟开发、智能制造、无人化车间、大数据管理等,每个环节都有创新和突破。
公司如此,负责基础零件的工程师亦可如此。
基于“第一性原理”思考基础零件如何实现颠覆式创新,本身也契合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的进程。
乍看起来,职场人是在传统车企or新势力基础零件or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这两个选项里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内核则是个人有没有清晰务实的自我认知、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开放包容的心态。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当潮水退去,公司不是救生圈,个人素养才是。
【结尾】
人人都说,如今的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科技的革命,是创新的海洋,是蓝海,是浪潮。
这场抢人大战何时画上休止符,不得而知。
而我想说,浪潮可以托起乘风远航的船只,也可以制造出转瞬即逝的泡沫。
把时间维度拉长,不管是鸡血、内卷、焦虑还是躺平,都是当下的选择,它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
血管里流淌着红牛和咖啡的鸡血斗士,在遭遇长期高压和996带来的疾病后,大概率只能选择枸杞菊花散步休息。
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耽于自由享乐的单身贵族,在拥有了“甜蜜的负担”后,也会为了奶粉尿布医药费而奋起努力。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欢愉甜蜜的蜜糖和价值千金的熊掌,从来分不出高下。
不评判是非,不灌输对错。
不要温和走入那个良夜,也不要冲动追逐流星的闪耀。
最后,感谢你花时间阅读这篇文章,也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好好生活,皆如所愿。


写在最后



行业转型交流群
交流转型遇到的困难、分享转型过程中的心得,可扫描右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并提供一下名片和个人简历,然后拉您入群。
图片

注:加微信时务必备注您的真实姓名、公司、现岗位

以及意向岗位等信息,谢谢!


关于投稿
如果您有兴趣给《九章智驾》投稿(“知识积累整理”类型文章),请扫描右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
图片

注:加微信时务必备注您的真实姓名、公司、现岗位

以及意向岗位等信息,谢谢!



“知识积累”类稿件质量要求:

A:信息密度高于绝大多数券商的绝大多数报告,不低于《九章智驾》的平均水平;

B:信息要高度稀缺,需要80%以上的信息是在其他媒体上看不到的,如果基于公开信息,需要有特别牛逼的独家观点才行。多谢理解与支持。





推荐阅读:

九章 - 2021年度文章大合集


我们的个人命运,三分靠打拼,七分靠产业红利——《九章智驾》创刊词


“好工作”的最关键指标:场景足够复杂、数据量足够大、杠杆率足够高


转型经验分享|我为什么放弃做VC投资,去做自媒体?


FMCW激光雷达科普(上):基本概念、技术路线、优势及争议和误解


为什么自动驾驶产业对操作系统的关注比芯片晚两三年?


什么是激光雷达的“发动机技术”?一文讲透行业技术壁垒


云仿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催化剂


自动驾驶感知数据闭环简析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